四大研究利器(Co-IP、BIFC、Y2H、GST pull-down)助力速配蛋白互作“最佳拍檔”
蛋白互作研究是現代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它對于理解細胞內復雜的生物學過程、信號傳導路徑、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以及藥物作用靶點的識別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蛋白質并非獨立工作,而是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動態的網絡,調控著生命活動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基因表達、代謝調控、免疫應答、細胞周期控制等。鑒于此,掌握高效且精準的蛋白互作分析技術,對于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展顯得尤為關鍵。
在此背景下,幾種優質的蛋白互作檢測技術在生命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脫穎而出,成為科研人員手中利刃,包括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Yeast Two-Hybrid(Y2H)以及GST pull-down等。為了更直觀地對比這些技術的特點,小編詳細羅列了這四種技術的概述、優勢、局限性及應用示例,旨在為科研工作者提供清晰的決策依據,助力他們根據研究需求,挑選更合適的實驗方案。
然而,生命科學的復雜性意味著單一技術往往難以窮盡所有答案。因此,研究者通常會根據實驗設計的需要,靈活結合運用這些技術,通過這種多維度的互證策略,能夠大大提升研究的深度與可信度。這樣講或許有些抽象,實踐出真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幾篇文章案例加深下理解。
圖源:doi: 10.3389/fpls.2022.862915
在該項研究中,作者通過酵母雙雜交實驗(左圖)研究NnWRKY70s和其他蛋白質在調節荷花 BIA 生物合成中可能的相互作用。選擇調節 BIA 生物合成的更為顯著的NnWRKY70b進行研究,由于全長結構顯示出強烈的自激活活性,因此將保留WRKY 和鋅指結構域的截短區域作為誘餌,將篩選得到的陽性結果做進一步的雜交驗證,得到NnWRKY70b 與 NnWRKY70a、NnWRKY70b 與 NnWRKY53b 以及 NnWRKY70b與NnJAZ1的互作結果,接著使用雙分子熒光互補 (BiFC)實驗(右圖)進一步確定它們之間的互作關系。(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這里)。
圖源:https://doi.org/10.1016/j.redox.2023.102983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過Co-IP實驗證明了Shank3與STIM1之間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圖F),并使用 GST pull-down實驗揭示Shank3直接與STIM1結合(圖G)。(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這里)。
圖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332-0
這篇文章也是如此,在293T和MEF細胞中,作者通過免疫共沉淀實驗(Co-IP)證實了OTUD1與FGL1的直接相互作用(圖B),并通過GST pull-down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它們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圖C)。(查看完整文獻解讀點擊這里)。
最新動態
-
09.23
中藥的現代詮釋:外泌體如何革新傳統醫學?
-
07.02
1+1>2!深度解析RNA測序數據挖掘邏輯和后期實驗設計思路,輕松研獲10+ SCI
-
07.01
“稻”亦有道——盤點近期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
06.28
科學與美學的結合體:植物亞細胞定位技術詳解
-
06.28
“聚焦新質生產力,激發科研新動能”|LCA躋身蛋白互作研究的新銳力量
-
06.05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淀技術(Co-IP)
-
05.14
四大研究利器(Co-IP、BIFC、Y2H、GST pull-down)助力速配蛋白互作“最佳拍檔”
-
05.14
高效、精準、直觀、實時——取經“蛋白互作研究翹楚”BIFC!
-
05.14
轉染效率低、干擾效果差、重復性欠佳...siRNA研究頻遇“攔路虎”怎么辦?
-
04.22
一文讀懂EMSA技術核心要點,讓“emsa” 秒變“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