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熒光素酶報告系統
雙熒光素酶檢測是轉錄調控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實驗手段,主要應用于啟動子和轉錄因子,以及miRNA和其靶基因互作的驗證。
在雙熒光素酶檢測中,將螢火蟲熒光素酶作為實驗報告基因,海腎熒光素酶作為對照報告基因。實驗報告基因用于測試實驗條件下基因的表達,而對照報告基因作為內對照。
以熒光素為底物來檢測螢火蟲熒光素酶活性,熒光素酶可以催化熒光素,在熒光素氧化的過程中會發出生物熒光,然后通過化學發光儀測定。
將啟動子序列構建到螢火蟲熒光素酶基因前,同時過表達轉錄因子。當轉錄因子與啟動子上特異結合位點結合后激活熒光素酶基因轉錄,使螢火蟲熒光素酶得以表達,最終熒光強度上升;當結合位點被突變后,轉錄因子無法與啟動子結合,因此熒光值無明顯變化。
將靶基因序列構建到螢火蟲熒光素酶基因3’區域,同時過表達microRNA。當microRNA與靶基因上特異結合位點結合后,將干擾熒光素酶mRNA的翻譯或導致其迅速降解,使熒光強度降低;當結合位點被突變后,microRNA無法與靶基因結合,因此熒光值無明顯變化。
microRNA靶基因包括mRNA、lncRNA、circRNA。對于microRNA表達量較高的細胞,可以同時構建microRNA的inhibitor進行驗證。
雙熒光素酶實驗的其他應用:
1. 啟動子結構分析:將待測啟動子區域序列進行分段截短,或對特定位點進行突變,再分別插入報告基因上游,檢測其啟動子的活性。
2. 啟動子SNP分析:一些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單核苷酸多態性,將待測啟動子插入報告基因上游,檢測螢光素酶活性,從而判斷這些啟動子的相對活性。
● 轉錄因子與啟動子
項目 | 數量 | 單價 | 總價 | 周期 |
WT/MT基因合成 | 2 | 320 | 640 | 20 |
轉錄因子基因合成 | n | 0.8/bp | 0.8*n | |
載體構建與足量提取 | 3 | 600 | 1800 | |
雙熒光素酶實驗 | 1 | 4000 | 4000 | 15 |
報價 | 6440+ | 35 | ||
限時優惠價(2023年2月1日-2023年3月31日) | 4500+ |
● microRNA與靶基因
項目 | 數量 | 單價 | 總價 | 周期 |
WT/MT基因合成 | 2 | 320 | 640 | 20 |
Mimics合成 | 1 | 800 | 800 | |
載體構建與足量提取 | 2 | 600 | 1200 | |
雙熒光素酶實驗 | 1 | 4000 | 4000 | 15 |
報價 | 6640 | 30 | ||
限時優惠價(2023年2月1日-2023年3月31日) | 4650 |
The circRNA circSEPT9 mediated by E2F1 and EIF4A3 facilitates the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期刊:Mol. Cancer IF:15.302 發表時間:2020
The 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ies were detected in MDA-MB-231 cells co-transfected with luciferase reporter plasmids containing wild type or mutant SEPT9 promoter sequence and overexpression plasmids of E2F1.
文章中雙熒光素酶等實驗由本公司和客戶合作完成。
YY1-mediated reticulocalbin-2 upregulation promotes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via activating MYC signaling.
期刊:Am J Cancer Res IF:5.177 發表時間:202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YY1 binding site on the wild type and mutant RCN2 promotor. Fluorescence activity in Huh7 cells with RCN2 wildtype and mutant promotor with YY1 pcDNA3.1.
文章中雙熒光素酶等實驗由本公司和客戶合作完成。
最新動態
-
09.23
中藥的現代詮釋:外泌體如何革新傳統醫學?
-
07.02
1+1>2!深度解析RNA測序數據挖掘邏輯和后期實驗設計思路,輕松研獲10+ SCI
-
07.01
“稻”亦有道——盤點近期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
06.28
科學與美學的結合體:植物亞細胞定位技術詳解
-
06.28
“聚焦新質生產力,激發科研新動能”|LCA躋身蛋白互作研究的新銳力量
-
06.05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淀技術(Co-IP)
-
05.14
四大研究利器(Co-IP、BIFC、Y2H、GST pull-down)助力速配蛋白互作“最佳拍檔”
-
05.14
高效、精準、直觀、實時——取經“蛋白互作研究翹楚”BIFC!
-
05.14
轉染效率低、干擾效果差、重復性欠佳...siRNA研究頻遇“攔路虎”怎么辦?
-
04.22
一文讀懂EMSA技術核心要點,讓“emsa” 秒變“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