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酵母雜交文庫構建及篩選你需要知道這些?
一、酵母單雜交
酵母單雜交技術是在酵母雙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研究核酸-蛋白相互作用的工具,被廣泛用于研究真核細胞內基因的表達調控,如鑒別DNA結合位點發現潛在的結合蛋白基因、分析 DNA 結合結構域信息等。
二、酵母雙雜交
酵母雙雜交及系統是一種鑒定和檢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因其具有靈敏性高、功能強大、適用范圍廣等特點,現已被應用于多個研究領域。
三、核蛋白酵母雙雜交:
核蛋白酵母雙雜交技術最初由 Fields 等人在研究酵母轉錄因子 GAL4 性質時建立,后續經過不斷改進已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蛋白-蛋白互作研究工具,具有簡便、靈敏、可反映蛋白在活細胞內互作真實情況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互作蛋白的篩選、蛋白相互作用的鑒定/驗證、蛋白互作機理的探究、蛋白連鎖圖譜繪制等工作。
四、膜蛋白酵母雙雜交:
DUALmembrane 技術在傳統的酵母雙雜交系統的基礎上,巧妙地利用分離的泛素系統(split-ubiquitin)進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篩選;泛素作為降解信號分子,人為分成兩部分:N 端(Nub),C 端(Cub),互補重構的完整泛素分子可被泛素專一性蛋白酶(UBPs)識別,從而導致與泛素相連的蛋白被酶解。
五、多領域的研究利器
植物:自交不親和機理研究……
病毒:朊蛋白、病毒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篩選……
信號通路:轉錄因子、雌激素α受體相互作用蛋白篩選……
癌癥醫學:癌癥相關蛋白、凋亡相關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篩選……
寄生蟲醫學:毒力因子致病機制研究、半乳糖凝集素互作蛋白篩選……
基礎原理研究:肌球蛋白、蛋白酶體調節因子相互作用蛋白篩選、受精卵發育…….
六、獨特的技術優勢
一站式輔助檢測手段方便快捷,得到可靠的實驗結論;
多年文庫構建經驗,4 種優化的 Total RNA 提取技術方案可以有效保證 Total RNA 的純度和完整性,保證樣本的多樣性;
直接檢測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依賴于其他分子或細胞的參與;
可同時篩選和鑒定多個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實現高通量的篩選和分析;
采用多個篩選步驟,如報告基因的驗證和酵母菌株的雙重選擇,可以減少非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假陽性結果;
可通過報告基因的表達水平定量評估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強度,進一步了解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和功能。
七、案例展示
八、常見 Q&A
1.Q: 酵母雙雜交的篩選流程?
A: 將已知基因作為誘餌,在選定的 cDNA 文庫中篩選與誘餌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從篩選到的陽性酵母菌株中可以分離得到 AD-LIBRARY 質粒,對質粒中的 cDNA 片段進行測序,并對該片段的編碼序列在 GENEBANK 中進行比較,研究與已知基因在生物學功能上的聯系。
2. Q: 酵母雜交技術有哪些優勢?
A: a.體內的互作驗證,省去蛋白表達、純化等步驟;b. 細胞內驗證,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細胞內的真實情況;c. 可以檢測微弱的蛋白互作;d. 可對不同組織、器官、細胞、分化階段材料進行文庫構建和篩選
3.Q:如何確定是選擇構建核體系文庫還是膜體系文庫?
A: 如果誘餌基因是定位在膜上的蛋白則選擇膜體系文庫,如果誘餌基因是定位于核則選擇核體系文庫,如果誘餌基因有跨膜區也可以考慮把跨膜區切除以后用核體系文庫篩庫,但是這樣操作有一定風險。
4.Q: 如果誘餌蛋白能夠直接激活報告基因的表達,改如何處理?
A: 該蛋白很可能是轉錄因子,具有轉錄激活域。可以通過基因重組切掉轉錄激活域,然后重新檢測其是否自激活。但是要注意重組也有可能破壞蛋白之間的互作。
5.Q: 雜交效率不高,怎么辦?
A: 在雜交中,預轉化的誘餌細胞的數量可能不夠。當對誘餌菌株進行液體培養過夜時,應挑選大的、新鮮的克隆進行培養,經過離心和重懸后,再使用血球計對細胞進行計數,提高雜交效率。
6.Q: 酵母雙雜交出現假陽性的原因?如何解決?
A: 由于 BD 融合誘餌蛋白有單獨激活作用,或者其激活作用被外來蛋白激活。AD 融合靶蛋白如果有 DNA 的特異性結合,則也可單獨激活報告基因的表達。因此,需要作嚴格的對照試驗,對誘餌和靶蛋白分別作單獨激活報告基因的鑒定,以排除假陽性。也可以采用多個報告基因,且每個報告基因的上游調控區各不相同,這可減少大量的假陽性。另外,報告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上,可以使基因表達水平穩定,消除了由于質粒拷貝數變化引起基因表達水平波動而造成的假陽性。
7.Q: 酵母雙雜交系統有哪些應用?
A: a.發現新的蛋白質和蛋白質的新功能;b. 在細胞體內研究抗原和抗體的相互作用;c. 篩選藥物的作用位點;d. 建立基因組蛋白連鎖圖
8. Q: 金開瑞酵母雙雜交有哪些優勢?
A: a.我們會進行自激活及毒性檢測;b. 文庫構建,我們采用純化分離 mRNA 材料建庫,增加了文庫樣本的有效性,5’端引物設計保證N端序列的有效性;c. 文庫容量達標(>1*10^7cfu/mL)。
九、相關資源
1、酵母雙雜交技術與其他實驗方法結合使用,進一步驗證和深入研究相互作用的結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與酵母雙雜交技術結合使用的實驗方法和技術:
● 共沉淀實驗(Co-immunoprecipitation):通過共沉淀實驗可以驗證在酵母雙雜交中發現的蛋白質相互作用是否在真實生物環境中發生。該實驗通過特定抗體與目標蛋白質結合,并隨后使用免疫沉淀技術將與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質一起沉淀下來,以進一步證實相互作用的存在。
● 免疫熒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通過免疫熒光染色可以確定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亞細胞定位和動態變化。該技術使用特定抗體與目標蛋白質結合,并通過熒光標記的二抗或熒光標記的蛋白質結合域來可視化相互作用的位置和形式。
● 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ELISA 可以定量測定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通過將酵母細胞裂解提取的蛋白質與特定抗體結合,再用標記的二抗和酶底物進行檢測,可以測定相互作用的強度。
● 蛋白質結構分析技術:例如X射線晶體學和核磁共振等技術,可以用于解析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三維結構,進一步了解相互作用的機制和結構特征。
● 蛋白質組學分析:通過質譜技術(如質譜聯用技術)可以鑒定和定量測定與目標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蛋白質。這種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信息。
● 基因表達分析:通過基因表達分析方法(如實時定量 PCR、RNA 測序等),可以確定與目標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基因的表達水平的變化。這有助于了解蛋白質相互作用對基因調控的影響。
● 細胞熒光共定位分析:通過將熒光蛋白標記的蛋白質與目標蛋白質共表達,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它們在細胞中的共定位情況,可以進一步證實它們的相互作用。
● 組織特異性表達分析:通過組織特異性表達分析方法(如原位雜交、免疫組化等),可以確定與目標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基因在不同組織中的表達模式,從而了解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組織特異性。
● 代謝標記技術:通過代謝標記技術(如蛋白質生物素標記、蛋白質熒光標記等),可以跟蹤和定量測定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時空動態變化。
2、研究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方法簡介、應用場景、優劣勢及優化建議
方法 |
簡介 |
應用場景 |
優劣勢 |
優化建議 |
酵母雙雜交 (Yeast Two-Hybrid) |
利用酵母細胞內的轉錄激活和檢測系統, 篩選和鑒定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
揭示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調控機制、代謝途徑等生物過程 |
優勢:高通量篩選、生理相關性、定量分析能力; 限制:非自然環境、假陰性結果 |
選擇適當的誘餌和獵物構建策略,優化培養條件, 使用高靈敏性檢測系統進行驗證, 增加篩選步驟和互補技術進行驗證。 |
(Co-immunoprecipitation) |
利用特異性抗體富集目標蛋白質及其結合的互作伙伴 | 研究蛋白質復合物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
優勢:生物相關性、較低的假陽性率、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 限制:特異性抗體的選擇、技術復雜性 |
選擇合適的抗體,進行前處理步驟以減少非特異性結合, 使用對照實驗驗證結果,結合其他技術進行互補驗證。 |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
監測蛋白質結合到傳感芯片表面的光學信號變化 | 評估蛋白質結合的動力學、親和力和特異性 |
優勢:高靈敏度、實時監測; 限制:設備和實驗技術的要求 |
選擇適當的傳感芯片和結合條件,優化實驗參數和流速, 增加對照實驗和質控步驟,優化數據分析和解釋。 |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
通過測量核磁共振譜來研究蛋白質的結構和相互作用 | 研究蛋白質的折疊狀態、結合界面和動態變化 |
優勢:高分辨率、提供結構和動態信息; 限制:設備和技術要求、樣品的制備和穩定性 |
選擇適當的標記方式和溶劑條件,優化樣品純度和濃度, 選擇適當的NMR實驗方案,優化數據采集和處理以提高信噪比。 |
光學顯微技術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
觀察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動態分布和相互作用 | 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時空動態、細胞信號傳導和調控機制 |
優勢:實時觀察、非侵入性; 限制:需標記蛋白質、分辨率和深度的限制 |
選擇合適的標記方法和探針,優化成像條件和細胞處理步驟, 使用高分辨率成像系統和圖像分析軟件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
GST pull-down |
利用GST-融合蛋白將目標蛋白質及其結合的互作伙伴富集, 通過親和純化和檢測來分析相互作用 |
鑒定蛋白質相互作用、篩選結合伙伴、研究蛋白質結構和功能 |
優勢:簡單易行、高純度富集、適用于大規模篩選; 限制:需蛋白質的表達和純化、可能存在非特異性結合和假陽性 |
優化選擇合適的GST標簽和親和純化條件, 進行對照實驗和負對照實驗, 結合其他技術進行互補驗證, 使用高靈敏性檢測方法進行驗證。 |
最新動態
-
09.23
中藥的現代詮釋:外泌體如何革新傳統醫學?
-
07.02
1+1>2!深度解析RNA測序數據挖掘邏輯和后期實驗設計思路,輕松研獲10+ SCI
-
07.01
“稻”亦有道——盤點近期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
06.28
科學與美學的結合體:植物亞細胞定位技術詳解
-
06.28
“聚焦新質生產力,激發科研新動能”|LCA躋身蛋白互作研究的新銳力量
-
06.05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淀技術(Co-IP)
-
05.14
四大研究利器(Co-IP、BIFC、Y2H、GST pull-down)助力速配蛋白互作“最佳拍檔”
-
05.14
高效、精準、直觀、實時——取經“蛋白互作研究翹楚”BIFC!
-
05.14
轉染效率低、干擾效果差、重復性欠佳...siRNA研究頻遇“攔路虎”怎么辦?
-
04.22
一文讀懂EMSA技術核心要點,讓“emsa” 秒變“easy”